我們比較一下兩句話的說法

A. 「喔!你到底什麼時候好?」

B. 「這件事遇到什麼阻礙了嗎?」

如果在跑接力賽,或是在等上一個工序的夥伴,或是點了一杯咖啡在等咖啡店的店員做好等了很久。我們會做什麼的「選擇」?

我們有時候選A, 有時候選B對吧?

現在角色護換,當我們是讓人等待的那個人,我們聽到我的下一棒選A或選B,我們的感受分別是怎麼樣?每個人的感受不同,可以寫在留言區。

我們會因爲聽到A而做得比較快嗎?可能會,可能未必,因為我已經盡快跑了。

視親疏遠近,我們的選擇也可能因人而異。當只見面一次的人,我們可能更不耐煩的催促。或者反過來,我們最親近最會包容我們的人,我們反而窩裡橫,語氣最不好。當權力不對等的時候,當我們強勢,我們也更偏向選擇A,或是反過來,我們更容易聽到A。或是當我們害怕示弱被人騎到頭上的時候,我們也容易選A。或是我們的世界觀是零和賽局,人生體驗是常常被欺負的時候,我們選A的傾向也多一點。當我們超級急,很害怕因為前一個人的耽誤而被懲罰,例如無法做完,自顧不暇的時候,我們也想選A。當我們經驗過不被允許有「藉口」,被要求「你必須自己去解決」而非「我們一起解決」,感到孤立無援的時候,我們也更想選A。

當我們聽到B的時候,我們可能臉紅,同時感到被當成團隊的一份子,感到歸屬感,感到「啊,原來他除了關心我的進度之外,還關心我本人。」或是「我真的有一些理由,可是我不敢說,怕被你當成藉口。被你罵。」,或者是「這個人有病吧?我和他又不熟,他那麼關心我幹嘛?是圖我的身子?還是假惺惺,偽君子,想表演給大家看?真噁心。」各種可能都有喔。

所以我們不能用公式或命令或大義名份說「你應該選」其中哪一個,而是相信我們的每一個選擇都有成因。可能我們經歷被人這樣說。我們這樣選。可能我們自己做服務業,遇到奧客,店長用權力逼我們「顧客是神」。當我們下班後,我們去喝咖啡就也對人這樣,來「合理化」,我們會想「服務業就是這樣呀」、「不兇他們學不到」、「來緩解我們內心的焦慮,化解我們心中的認知失調。也可能因為聽過一句溫暖的話,我們從此學到了我們有時候還可以有別的選擇。當然,選擇權還是在自己手上。

「聽起來你是個很負責任的人,你也很擔心沒辦法完成自己的承諾。」

「看起來這次你努力完成了。可是你同時也擔心這不是長久之道。」

如果有個人聽到我們內心的焦慮,他可能會這麼說。

他也可能說「他不是針對你,而是在回應他這一生所經歷的一切苦難。」這些苦難猶如彈珠台上釘的釘子,左右了他回應的機率,而我們卻貼標籤說那是他的定型的、與身俱來的「人格」。

和人處久了,我們會發現這個人老是這樣,那個人老是那樣。我們改變不了他深厚的過去,我們可能也改變不了他身處的獎懲制度環境,我們唯一能做的是給他新的經驗。可能微不足道,可能天秤上的一毫克而已,不足以改變什麼。都有可能。我們不是神,不是永遠出現在他生命中的人。不是用生殺予奪控制他的主管。我們擁有的,只是我們的「選擇」。

--

--